"天会黑,所以看得见星光。叶儿落,因为想亲亲土壤......"在山东省大剧院的舞台上,一群乡村孩子的清澈歌声打动了在场所有观众。这背后,是山东省乡村振兴基金会副秘书长杨婷婷六年如一日的坚持。
一把小提琴引发的公益初心
"小时候父母攒钱给我买了小提琴,却找不到老师教。"谈起从事公益的初衷,杨婷婷回忆起童年的遗憾。这个未完成的音乐梦,成为她心中挥之不去的"心病"。
大学期间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的经历,让杨婷婷找到了治愈"心病"的方式。2018年加入山东省乡村振兴基金会后,她决心不让乡村孩子重蹈自己的覆辙。
从零开始的公益探索
初入基金会时,杨婷婷面临着专业筹款人才匮乏的困境。"当时连项目书都不会写,只能边学边做。"她回忆道。为了提升专业能力,她研读了上百个优秀公益案例,累计捐赠14万余元支持各类项目学习。
每年"99公益日"前夕,是她最忙碌的时候。"经常一天要讲五六场筹款宣讲,嗓子都哑了。"但看到善款数字不断增长,她觉得一切都值得。六年来,她累计募集善款近2000万元。
"快乐童年"的公益实践
2018年,杨婷婷发起"快乐童年合唱团"项目。在济南一所乡村小学,一对双胞胎姐妹拉着她的手问:"杨妈妈,你们每周都会来吗?"这个瞬间让她坚定了继续走下去的决心。
项目从最初的合唱团,逐步拓展出街舞课堂、美育教育等18个子项目,形成了完整的"快乐童年"公益品牌体系。六年来,项目覆盖上万名乡村儿童,其中500多名困境儿童得到持续帮扶。
公益路上的收获与展望
"做公益最开心的时刻,是看到孩子们站在舞台上的样子。"杨婷婷说。从乡村教室到省大剧院,孩子们用歌声证明了自己的潜力。
如今,"杨妈妈"已成为许多乡村孩子最亲切的称呼。对于未来,杨婷婷表示将继续深耕乡村儿童美育领域,"让每个孩子都有追逐艺术梦想的权利和机会"。
六年来,杨婷婷用专业与热情,将个人"心病"转化为惠及万人的公益实践。正如她所说:"公益不是一时的热闹,而是发自内心的坚持。"这份坚持,正在改变越来越多乡村孩子的命运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